美好、崇高、神圣……古往今来,人们对爱情的赞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而经济学呢,却是以人的自私本性为假设,研究赤裸裸的社会物质交换的学科。爱情和经济本是井水不犯河水,强使其合流,似有清泉濯足之嫌。
其实细细想来,在婚恋的某些阶段,起关键作用的恰恰是经济。就从男女第一次约会开始,赶上饭点,去哪儿消费,这里面就大有学问。如果男方邀请女士去餐厅,那么究竟点几个菜合适呢?点多剩下了,人家认为你大手大脚不会过日子;点少不够吃,对方肯定觉得你太小家子气,不像男人。这不是花钱找不自在嘛!这时,经济专家就过来解围了:可以去咖啡厅坐坐。要上两杯咖啡、些许点心,花不了几个子儿,还特别有气氛,你看这多好啊。
顺着情感的思路来琢磨爱情,很容易当局者迷;用经济学的角度来解读爱情,兴许就会让你豁然开朗,难题迎刃而解。
恋爱时,吃饭喝茶、逛街打的、出入影院等常规活动所花的银子还是看得见的成本,选择这位对象来恋爱,就势必得放弃另一位(如果没放弃,那就是伦理学研究的范畴了),等于投入了机会成本。随着成本的加大,你会相应提高预期收益的最大化回报值,两者一旦失衡,情感纠纷必然产生。从根本上说,是单身还是成家,都是人们在成本与收益间权衡的一种理性的选择。
实践证明,爱情当中的经济现象,有不少规律性的东西值得探讨。本期策划,我们希望通过这两个具体的故事来告诉大家:在爱情中,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恋爱价值作出正确地判断,否则不仅爱情投入会沦为“沉没成本”,甚至会引发人生的悲剧。
我们找到了很多爱情成本的计算公式和调查结果,有些文章还列出了恋爱过程中应如何节省钱财的10大招数,但这些终归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在价值判断上对自己的情感有清醒、准确地认识,或许才是问题的关键。
热恋的时候,大家都不顾一切地往对方身上花钱;分手的时候,这些银子摇身一变成为情感支离破碎后的唯一安慰。花出钱的人不甘心,得到钱的人不松手,谁来为“恋爱成本”讨个说法?
分手后,50万元的“恋爱成本”向谁要?
为了确保与漂亮女友的恋情,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预科研究生刘平给女友买高档时装、钻戒、商品房,两年多时间竟然花了50多万元。然而,就在他期待和女友踏上红地毯时,女友却向他提出了分手。这突然而至的打击让他心灰意冷,爱情没有了,钱也没有了,希望变成了绝望。无奈之下,他决定起诉已分手的研究生女友,向其索赔10万元的“恋爱成本”。